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的歷史根據(4)

世界的轉型過渡還表現在現代化新道路的開拓。現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匯入世界現代化的潮流是歷史的必然。但長期以來,西方敵對意識形態制造的“神話”,就是把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吹成“普世模式”,鼓吹現代化即西方化。力主中國通過改革走“西化”道路的人,為了掩蓋其“走邪路”的實質,首先抹殺道路之爭的意義,鼓吹現代化是一個沒有道路分野、沒有主義之辨的普世過程。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條道路的選擇和斗爭是個可笑的偽命題,因為現代化過程中的貧富分化并非資本主義獨有,“發生這種過程的兩個主要原因在于技術和人口,而不是社會和政治原因”[9]。他們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因此也就必定是一個“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的過程,不存在“姓社姓資”的斗爭。實際上,資本主義現代化是不公平、不可持續的現代化,也是片面的、對內丟棄人的全面發展、對外擠壓剝奪別國公平發展機會的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表明,發展中國家在今天必須走符合自身實際的現代化新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全面創新之路,以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為鑒,以歷史潮流為據,以造福本國和世界人民為宗旨。中國的現代化,打破了“國強必霸”的邏輯和后發展國家必然淪為西方附庸的怪圈,走的是一條根本區別于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在積極融入世界發展中保持自身獨立性,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點的、區別于當今任何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從以資本逐利為中心到以人民為中心,以兩極分化為動力到以共同發展為激勵,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犧牲獨立自主、依附式發展到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等等。所有這些都表明,發展中國家要走出適合本國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本質上是走出一條有別于西方現代化的創新道路。

世界的轉型過渡還表現在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人類文明大道積淀了人類歷史活動的優秀成果,其趨勢為時代潮流和時代精神所把握。當今時代潮流所顯現的“世界轉型過渡”重要動向就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開創。20世紀晚期出現的“歷史的終結論”所折射出的,就是在人類歷史相當一個時期占據統治地位的“西方文明優越”論。它把西方的制度設計視為人類制度文明的頂峰,不相信離開了西式的民主自由,還能有什么更好的制度;它肆無忌憚地把西方價值觀稱為“普世價值”,毫不掩飾對于其他價值觀的蔑視和拒斥。然而在當今世界,不同文明的彼此尊重和交流互鑒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這一趨勢表達了三大訴求:一是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存在某種高高在上、君臨天下的文明中心;二是不同文明的共處之道是相互尊重、交流互鑒,不能以此搞價值觀對抗、“文明沖突”;三是文明多樣性具體要求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道路和制度的權利、國際關系的民主化以及不同文化間的正常交流交融交鋒。“盡管文明沖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是各國人民共同愿望。”[10]

對三大歷史趨勢的準確把握,表明今天世界歷史發展出現了“新拐點”,已經不是主觀愿望,而是日漸成熟的客觀現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由此揭示了“世界向何處去”這一時代之問的新內涵,剖析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為科學解答這一時代課題奠定了堅實的客觀基礎。

上一頁 1 23456789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