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CBD企業員工勞動保護及健康教育問題(2)

——基于深圳市福田區的調查分析

核心提示: 工會組織是工人之家,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工會應在職工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方面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 完善勞動保護知識和健康教育的培訓體系。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培訓體系,全方位地覆蓋到白領員工,兼顧員工和企業雙方利益,調動企業主動參與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加強CBD企業員工勞動保護及健康教育的對策

結合福田區在調查中呈現的實情,從加強執法檢查和多元聯動兩個維度,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對勞動管理部門來說,應依法加強對企業白領員工工作時間的監督檢查

我國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職業病防治法》都有對勞動者的工作時間進行明確的規定。白領員工作為腦力勞動者,除了常態的加班以外,一些腦力強度無法用具體工作時長去衡量。雖然有加班補償,但長期下去,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勢必造成不良影響。

勞動執法部門也應從關心白領員工的身心健康出發,限制企業對員工過量的加班要求,依法加強對企業用工時間的執法檢查。對于問題突出的企業,要嚴格依法處理,真正使相關法律法規落到實處。

對衛生管理部門來說,應建立全民健康教育體系,推動勞動保護條例的本地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健康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但總的來說,還是存在重疾病治療、輕健康教育的問題。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衛生部門應積極推廣全民健康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職業病防治法》自實施以來,對保護勞動者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產業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尤其像深圳這樣的以服務業為主的創新型城市,傳統的職業病已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取而代之的是新型職場綜合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白領集中反映的身心健康問題,按響應度排列依次是:“長期久坐形成的肩頸、腰椎等疾病”(22.7%)、“各種亞健康癥狀造成的疾病”(21.4%)、“用眼疲勞導致的眼部疾病”(19.0%)、“鼠標手造成的腱鞘炎等疾病”(16.9%),以及“因長期熬夜加班導致的嚴重失眠、脫發等情況”(11.9%)等。

所以說,當前我國的勞動保護條例已明顯滯后,白領員工所面臨的一些新問題并沒有被納入勞動保護的范疇。因此,推動勞動保護條例的本地化發展,規范企業的用工行為,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白領員工的健康問題。衛生主管部門可以利用深圳具有立法權的優勢,先行先試,探索制定影響白領健康的新型職業病認定標準,建立定期發布制度。

對工會組織來說,應加強對職工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的培訓,探索建立職業化的工會健康教育干部隊伍

工會組織是工人之家,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工會應在職工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方面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

完善勞動保護知識和健康教育的培訓體系。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培訓體系,全方位地覆蓋到白領員工,兼顧員工和企業雙方利益,調動企業主動參與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以福田區為例,福田區總工會可與各類健康管理機構合作,加強對白領員工在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費用從工會會費按比例支出。區總工會以購買服務的形式,邀請專業機構對白領員工開展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街道總工會聯合社區社康服務中心定期在社區開展相關講座、咨詢。依托社會組織,借助新媒體平臺,以案例形式激發白領對工作中自我護、勞逸結合的重視度。

進一步規范企業健康管理。區、街道兩級工會應加大對企業健康管理的關注和投入,建立工會與企業、工會與員工之間在健康管理方面的雙向溝通機制。企業的健康管理應納入企業的職代會報告,將職工健康納入企業工會干部的工作內容。建立企業員工健康評估機制,定期邀請第三方測評。

另一方面,區、街道兩級工會還應加大對建設白領心理健康陣地的投入。當前對企業白領的心理關愛普遍存在場地缺乏、規模較小、功能單一的問題。每個街道工會至少應建立一個功能完備的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各級工會應和醫療機構建立聯動機制,及時了解職工心理健康狀況,定期組織專業人士給白領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咨詢和疏導。

探索職業化的工會健康教育干部。一是工作時間、精力有保障,能夠全心投入白領員工的健康教育工作服務;二是業務能力強,工作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福田區總工會招聘了一批基層專職工會副主席,應將職工的勞動保護和健康教育作為他們的一項重要的履職內容。對今后招聘的專職工會干部,應考核和培訓他們這方面的素養。

從企業角度來說,應重視對白領員工的心理健康關愛,開展符合白領員工特點的文化體育活動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一成的受訪白領表示,其所在企業建立了心理咨詢機制,這遠遠無法滿足白領員工日益增長的心理咨詢需求。同時,已建立這一機制的企業,盡管聘請了專業人士來開展白領員工心理輔導的工作,但大多是事后補救,導致實際效果不佳。

企業應樹立積極保健意識,在工作場所進行保健干預,從而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而非簡單地設立心理工作室。還需邀請專業人士定期對白領員工進行心理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心理方面的知識,包括疲勞累積自查、工作場所壓力對策、簡單易行的放松方法等。

針對白領員工素質較高但缺少溝通的特點,企業協會組織應發揮行業間的溝通協調作用,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文體活動。尤其是在本次調查中,白領員工表達出非常喜愛素質拓展、知識講座、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這不僅可以提高白領自身素質和能力,還能有效緩解白領在工作中所承受的精神壓力。

根據福田區總部企業較多,園區特色鮮明的特點,還可以以樓宇、園區、行業來劃分,組織開展素質拓展、知識講座、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既緩解白領們的工作壓力,又給他們提供交往交流的渠道。

對白領自身來說,要樹立健康意識,真正從“要我安全健康”向“我要安全健康”轉變

當前白領群體普遍具有年輕、身體素質好的特征,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忽視了對健康權利的要求,有部分白領員工還存在過度自主勞動傾向,形成累積性疲勞,而自己卻全然不知。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觀念轉變的問題。因此,除了政府職能部門加大宣傳,積極倡導健康的工作理念以外,白領自身也應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時間。利用新媒體平臺,積極參加戶外活動,不能等身體出問題了才引起對健康的重視。

同時,應樹立健康權利的意識,對企業長期加班、不實行帶薪休假等侵權行為,要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依法合理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勞動保護   健康教育   員工   問題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