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文史 > 正文

【紅色記憶·抗戰印記】以太行精神鑄魂新時代的精神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也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方,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是抗日戰爭主戰場之一,建立了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聞名中外,太行精神、呂梁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太行精神是在抗日戰爭血與火的淬煉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堅定信念、頑強意志、團結偉力和崇高情懷為鮮明特質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一精神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生動詮釋了太行軍民在民族危亡之際的使命與擔當。

“不怕犧牲、不畏艱險”是太行精神的鮮明底色。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將士和太行兒女面對裝備精良、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前赴后繼,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無數先烈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在指揮總部機關突圍轉移時壯烈殉國,年僅37歲,他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據粗略統計,抗戰期間,晉察冀軍區指戰員犧牲7.1萬余人,晉冀魯豫的太行區和太岳區則有1.3萬余名指戰員獻出了生命。這些令人感傷的數字背后,是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殘酷現實,更是無數英雄先烈用生命鑄就的不朽豐碑。

“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是太行精神的堅韌品質。1941年至1942年,日軍實施“三光政策”,對太行根據地進行瘋狂的“掃蕩”與“圍剿”,加之旱災、蝗災肆虐,致使根據地陷入極大困境。危急時刻,八路軍總部的領導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黨政軍領導帶動下,一場“一手拿槍、一手握鋤”的大生產運動在太行山區展開。與此同時,軍民還創造性地開展“游擊生產”,在敵人據點附近開墾“隱蔽田”,白天種地時派民兵放哨,敵人來襲時立即轉入戰斗,實現了“戰斗生產兩不誤”。這些感人事跡,是“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鮮活映照。

“萬眾一心、敢于勝利”是太行精神的強大力量源泉。太行抗戰的勝利,本質上是“人民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通過減租減息、精兵簡政等政策,將太行百姓緊緊凝聚在抗日旗幟下,形成了“村村像軍營,人人都是兵”的全民抗戰格局。129師剛進太行山時,部隊僅3個旅9000余人,到1945年發展為30萬大軍。在武鄉縣這個僅有14萬人口的小縣,就有9萬余人加入各級各類抗日救亡組織,1.46萬人參加八路軍,2.2萬名干部群眾為國捐軀。正是無數太行兒女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才匯聚成了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強大洪流,鑄就了抗戰勝利的不朽功勛。

“英勇奮斗、無私奉獻” 是太行精神的崇高境界。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將士,始終將人民利益置于首位。1939年,朱德總司令提出“三不爭”原則即不與老百姓爭糧吃,不與老百姓爭房住,不與老百姓爭水喝。部隊每到一處,必先解群眾生產生活之難。1942年春,劉伯承、鄧小平親自指揮修建漳南大渠,歷時14個月建成27華里水利工程,使沿渠3500多畝旱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水澆田。修渠時,官兵們以野菜黑豆充饑,毫無怨言,一心只為百姓謀福祉。太行人民也以無比的赤誠之心回報子弟兵,在抗戰期間,百姓們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全力支援抗戰。這是“軍民魚水 情比金堅”的深厚情誼,是太行軍民為了家國民族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必須賡續太行精神,砥礪奮進。

學習和傳承太行精神,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抗日戰爭時期,從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全民族磅礴偉力到開創戰略戰術創新,黨的領導貫穿始終,成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中流砥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有賴于黨發揮全面領導的關鍵作用,從經濟發展到科技創新,從社會治理到文化繁榮,引領著我們堅定前行。歷史深刻證明: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在新時代傳承太行精神,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精神傳承的正確方向。

學習和傳承太行精神,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八路軍將士與太行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這種魚水深情,是太行精神的生動體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新時代傳承太行精神,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無論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社會保障,還是解決群眾 “急難愁盼” 問題,都要以百姓心為心,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續寫“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時代新篇。

學習和傳承太行精神,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太行軍民在極端困境中能夠百折不撓,根基正在于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執著信念。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如同燈塔,穿透抗戰時期的硝煙迷霧,引領軍民以血肉之軀抵御外侮、以鋼鐵意志戰勝絕境,成為太行精神的靈魂底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承太行精神必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在急難險重中讓理想信念根深葉茂。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當更加深切體悟太行精神,將其融入血脈,讓其在新時代的砥礪前行中成為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與力量源泉。(作者:張建寶,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劉曼媛,北京物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革命文化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2VSZ074)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張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