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經濟金融 > 熱點觀察 > 正文

中西部增速加快 東部結構升級 增量提質釋放消費潛力

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今年以來,中西部省份的消費增長勢頭亮眼,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今年前4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7省份中,有11個為中西部省份。其中,中部省份如湖北、河南無論消費增速還是對整體消費的貢獻度,都位居全國前列。受訪專家認為,未來中部地區還需從區域聯動、消費產業聯動、政策創新等方面入手,將消費增長轉化為持久的產業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

此外,東部發達省份對于整體消費增長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不少東部省份在商品消費潛力充分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商業、旅游、文化、體育、健康等方面融合發展,推動服務消費升級,釋放內需增長潛力。

中西部消費強勢復蘇

截至6月10日,全國大多數省份已公布今年前4個月的社零總額及增速情況。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前4個月,西藏、湖北、河南、內蒙古、遼寧、寧夏、海南、新疆、山西、湖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四川的社零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浙江的社零增速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在這17個省份中,中部6省全部“入圍”,西部省份數量則為5個;東部省份中,海南、山東、江蘇、福建的社零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東北地區則僅遼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更進一步來看,西藏前4個月社零累計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中部省份中,湖北、河南前4個月社零累計增速均超過了7%,分別達到7.7%和7.2%,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3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對記者表示,進入2025年,中西部省份社零總額增速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展現出強勁的消費增長勢頭。從增長動力來看,政策刺激與財政支持、文旅消費拉動、消費升級與新興業態崛起等因素功不可沒。

“中西部省份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吸引大量游客,帶動餐飲、住宿、零售等消費增長。2025年一季度,河南文旅收入對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35%,湖北‘櫻花經濟’帶動了餐飲住宿大幅增長。”曾剛舉例指出。

今年以來,中部省份的消費表現無論是增速還是對整體社零的貢獻度都頗為亮眼。除河南外,湖北、安徽、湖南今年1—4月對全國社零增長的貢獻度均在5%以上。

曾剛認為,在提振消費、擴大國內需求的過程中,中部地區應從區域聯動、消費產業聯動、政策創新等方面入手,形成“以消費促產業、以產業帶區域”的良性循環,將社零增長轉化為持久的產業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最終實現從“消費高地”到“經濟高地”的躍升。在強化區域聯動層面,他建議,以武漢、鄭州、長沙等省會城市為核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完善高端商業綜合體、跨境電商示范區、免稅店等設施,吸引周邊省份消費回流。在服務消費領域,結合中部楚文化、徽文化等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非遺體驗等文旅消費融合項目,推動“消費+文旅”模式。

“兩新”政策帶動作用仍強

在各消費品類中,受“兩新”政策帶動的通信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熱銷,為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提供支撐。商務部6月1日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5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1.1萬億元,發放直達消費者的補貼約1.75億份。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在“兩新”政策支持的商品種類中,今年新納入的手機等3C類產品銷售增長更為明顯。具體來看,今年前4個月,至少16個省份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部省份數量達到7個,具體來看,陜西、寧夏、云南、廣西前4個月的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均超過了50%。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日前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強化政策儲備,及時跟蹤評估各項工作進展,深入研究“兩新”領域增量和儲備政策,適時按程序報批后推出。

近期,部分地區也透露了下一步推進以舊換新工作的部署安排。例如,杭州日前就表示,以舊換新是提振消費的有力抓手,要做好擴品落實。積極落實國家和省級擴品目錄,同時摸排外貿優品參與以舊換新。加快資金兌付進度。此外,還要做好招商引貿服務,加快夜間經濟、多元業態等新型消費場景建設等。

以賽事為抓手

促消費融合發展

在其他產品中,金銀珠寶和體育、娛樂用品等升級商品迎來較快增長。在公布數據的地區中,湖北、重慶、天津、云南、江蘇前4個月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類商品零售額增速超25%,分別達到106.5%、52.1%、48%、31.1%和27.4%。

除了體育用品,體育賽事以及相關服務消費一段時間以來備受關注。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自2019年國務院發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以來,政策對體育賽道支持度持續提升,疊加體育消費主力以青年群體為主,共同推動體育產業規模由2019年的2.9萬億元增至3.7萬億元。其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增長強勁,總產值由2019年的30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752億元。

當前,越來越多省市推動商文旅體健融合,以賽事活動為抓手擴大消費。以近期因“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火爆出圈的江蘇為例,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端午節期間“蘇超”帶動南京、常州等6個主場城市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平均每場比賽拉動舉辦地周邊酒店入住率提升20%—30%,餐飲、零售消費環比增長15%—25%。預計賽季拉動綜合經濟效益超3億元,平均每城增收2000萬元。

山東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省舉辦各類賽事活動8萬余場,體育消費已經超過2000億元。山東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蔡玉祥表示,未來還要發揮商務優勢,找準結合點做好融合發展文章,以體育消費為突破口推動服務消費升級。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曾圣鈞指出,當下,消費者的觀念正從追求“物質富足”走向追求“精神富足”,更看重商品的情緒價值,愿意為“悅己”買單,悅己經濟應運而生。在這一背景下,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等活動成為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的重要載體,逐漸成為文旅產業新風口。

曾圣鈞認為,“蘇超”打造的“觀賽+X”復合模式,打破了產業邊界,使消費者從“單一目標客群”變為“全鏈條價值捕獲對象”。零售餐飲企業可以借鑒“蘇超”的成功經驗,像南京主場賽事期間推出“鹽水鴨主題促銷”一樣,綁定地域文化符號來二次煥活市場。

[責任編輯:張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