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孫鐵牛
當地時間5月27日至28日,首屆歐亞經濟峰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本次峰會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重要主題之一,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進程、應用實踐和前景展望,來自歐洲、亞洲的近百名科技企業高管、科研機構學者等就此展開了深入探討。
圖為3月31日,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人們參觀德國思愛普展區。新華社發
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
與會專家認為,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持續在大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方面取得新進展,并且隨著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的能力邊界在不斷擴大,在實用性和效率方面均邁上新臺階,對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深刻影響正在顯現出來。
人工智能公司相繼步入商業化運行階段。DeepL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人工智能公司,長期深耕語言翻譯領域,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更像人類”的機器翻譯。該公司戰略副總裁愛德華·克魯克在峰會上表示,近年來,DeepL公司的企業客戶數量實現了快速增長,包括生命科學、制藥、制造業等領域的公司選擇使用該公司產品。在運營中,該公司十分重視安全性與合規性,以保障客戶利益。
“市場正在越來越多地向細分領域的小眾客戶和個性化內容方向發展。”瑞士德爾塔實驗室公司聯合創始人辛迪·坎德里安認為,盡管該公司未能完全實現這一目標,但正在向著提供“一對一”產品和服務方向前進。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客戶更期待個性化的人工智能,這就更加要求公司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從而為其配置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
人工智能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的人工智能企業Squirro公司首席執行官多里安·塞爾茲稱,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89%的受訪企業計劃在其生產網絡中部署人工智能工具。2022年前,人工智能的應用還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到2023年,人工智能開始進入教育、慈善等領域。而到了去年,大多數企業都在推動人工智能試點項目,不少企業的首席風險官也開始將大量預算用于該技術的試點。“到2026年左右,我們將看到人工智能技術真正從試點走向量產,進而全面鋪開。”他預測道。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廣泛賦能。在商業領域,部分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預測極端災害天氣,從而提前訂購所需的商品,降低了天氣對商業活動的影響。此外,人工智能技術還加快了新藥研制。傳統的藥物研制具有周期長、風險大、耗費多的短板,但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嘗試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藥物研制,預計將大幅壓縮新藥研發的成本和周期。
中國是人工智能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我們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并正在經歷新一輪工業革命。”華為云首席技術官張宇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并作用于真實世界,未來千行百業都會被人工智能技術所改變,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和具身智能的蓬勃發展就是很好的例證。
他介紹,華為云致力于成為行業內人工智能的先鋒,讓云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充分融合并雙向賦能。一方面,華為云錨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推動了云技術的基礎設施升級,讓云技術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的模型開發、數據治理、知識構建等環節。另一方面,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東風,利用智能助手更新了傳統數據庫和安全服務,使得云技術更加智能化、安全化。
中國技術為全球人工智能公司提供了新思路。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的Interprefy公司首席產品與技術官安德烈·舒金表示,中國的深度求索公司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挑戰了以往對人工智能模型能力的固有認知。過去各家企業都在比模型規模、參數數量和圖形處理器使用數量,完全淪為了一場堆料的競賽,“而現在,以深度求索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正在推動一個新的方向,即如何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建立高效的人工智能,這是非常積極的轉變”。以深度求索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公司參與到人工智能的競爭中對于該技術的長足發展十分重要,“競爭是健康且必要的,如果有一天市場上只存在我們一家公司,那么就需要懷疑我們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
安德烈·舒金還表示,歐洲市場對于準確的中文翻譯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即便該公司尚未在中國開展本土業務,但中文翻譯仍是其公司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還在助力歐洲實現節能減排。阿里云歐洲總經理王慧表示,阿里巴巴與國際奧委會展開了戰略合作,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共有6座主要奧運場館配備了阿里巴巴的“能源專家”能源管理平臺,該平臺融合了人工智能和云技術,實現了能源問題追蹤和響應、降低不必要能耗等多項目標。
中歐攜手將實現互利共贏。多里安·塞爾茲表示,其公司已經與阿里巴巴展開了合作,“一方面,阿里巴巴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好的云服務。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為亞洲各地的公司提供量身定做的應用程序,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結果”。
(光明日報日內瓦5月29日電)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30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