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智庫 > 專家觀點 > 正文

胡軍:深化綠色礦產國際合作

深化綠色礦產國際合作

《學習時報》( 2025年05月09日 第 02 版 )

自2024年10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等重要國際場合多次提出推動綠色礦產國際合作,并將其與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交通等領域國際合作并列,共同成為推動全產業鏈“綠色化”發展、充實合作“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的重要手段。

綠色礦產兼具“綠色”和“礦產”雙重屬性,主要是指在開采、加工、使用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采用綠色低碳技術和管理措施,用于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礦產資源。其內涵包括“用途綠色”和“過程綠色”,涵蓋了關鍵礦產、關鍵金屬、戰略性礦產、戰略性關鍵礦產、綠色礦山、綠色礦業等概念。同時,綠色礦產的概念隨資源儲量、技術水平、優勢產業、貿易格局等動態變化。根據目前我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情況和相關礦產資源供需情況,綠色礦產為與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低碳產業全鏈條密切相關的礦產資源。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關稅戰、貿易戰陰云密布,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激烈博弈,全球治理體系正經歷深刻調整。隨著全球綠色轉型的深入推進,各方綠色礦產需求加速上升,為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參與引領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塑造國內國際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亟須深化與資源大國的國際合作。

全球綠色礦產需求激增,已成為全球博弈新戰場。新一輪科技、能源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加速突破期,全球綠色低碳產業已成為大國競爭的戰略高地。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40年全球關鍵礦產需求將大幅增長,其中,鋰增長42倍、石墨增長25倍、鎳增長19倍、稀土增長7倍。美國始終高度關注關鍵礦產,并將其上升為戰略高度,頻繁更新關鍵礦產清單并擴大范圍。近兩年,歐盟出臺《關鍵原材料法案》,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陸續發布關鍵礦產戰略,旨在構建安全穩定的關鍵原材料本土化供應鏈,類似法案的施行或將加劇綠色礦產的全球爭奪。同時,一些資源大國提高外資準入門檻,限制綠色礦產出口,如非洲部分礦產資源國大幅提高礦產出口稅、礦山開采稅等費用,給全球綠色礦產供應安全增加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意重塑全球綠色礦產資源供應鏈,遏制我國資源進口。自2019年起,美國與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通過能源資源治理倡議、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可持續關鍵礦產聯盟等形式頻繁組建“小圈子”,近兩年逐步向贊比亞、安哥拉等非洲國家拓展。這些礦產“同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涵蓋了主要的資源富集國、生產國、加工國和消費國,西方國家有意通過礦產“同盟”機制開展聯合行動,以擴大其在全球供應鏈上的話語權,企圖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我國綠色礦產供需缺口較大,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仍不完善。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進口國。以新能源相關產業為例,我國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設備,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量連續十年穩居世界第一,但國內鈷、鎳、銅、錳等上游礦產資源儲量不足全球總量的5%,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95%、90%、78%、96%。同時,我國礦產資源回收率偏低,鋰、鎳、鈷、石墨、稀土元素等關鍵礦產回收率大多低于25%,甚至不足10%。在全球綠色礦產爭奪日益嚴峻,可預見資源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我國亟須鞏固并擴大已有戰略伙伴關系,加強綠色礦產國際合作。

我國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隨著國內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構建,綠色礦產需求不斷增加,國際合作形式更加多樣。

高層外交推動達成綠色礦產國際合作。2024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巴西總統盧拉共同會見記者,提出加強綠色礦產等新興領域合作,把兩國務實合作做深做實,助力中巴兩國各自現代化建設跑出加速度。同月,印尼總統訪華期間,印尼與中國簽署了關于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合作、建立綠色礦產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印尼作為全球鎳的重要生產國,旨在借助我國綠色開采技術以及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推動綠色礦產產業的高附加值發展。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我國礦業企業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礦業建設,部分企業與當地企業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當地礦產資源。在東南亞、東非和中非等地區設立了多個資源開發型合作區,支持剛果(金)、贊比亞、幾內亞等國家關鍵礦產勘探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助力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穩定全球礦產資源供應作出了貢獻。

積極推動綠色礦產循環回收體系建設。我國積極推動國內廢棄物循環利用,并與相關國家合作共同打造綠色礦產循環回收體系建設。相關企業在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協助當地建立再生金屬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借助中國的技術和設備優勢,當地再生金屬資源回收利用率得到了顯著提高,通過引入數字化回收平臺以及智能化分揀、綠電應用等技術實現再生礦產資源回收利用全流程綠色低碳管理,不斷提升礦產資源“含綠量”。

隨著大國競爭日益加劇,全球綠色礦產資源供應鏈正在重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我國要統籌好國內和國際、長期和短期、發展和減排的關系,在保障能源和產業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升綠色低碳產業的競爭力,從工作全流程和產業全鏈條著手做好綠色礦產國際合作。

前期做好綠色礦產需求形勢研判。圍繞綠色礦產采用全產業鏈動態評估的方法做好國情調查工作,做好資源儲備。加強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研判,追蹤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及主要國家貿易政策變化,提前預測未來5——10年各類綠色礦產資源供需規模以及全球綠色礦產資源分布,特別是歐美等已納入關鍵礦產清單的稀有金屬、稀散金屬、稀土金屬和鉑族金屬等綠色礦產,統籌國內外市場制定各行業協同發展的資源供給方案,提前布局相關產能。根據相關形勢研判,動態更新我國戰略性礦產清單,考慮出臺相應法律法規保障我國綠色礦產供應安全。

通過雙多邊渠道,加強與主要資源國家、國際組織聯系,將聯合開發綠色礦產、打造安全穩定綠色礦產供應鏈等作為合作優先議題。進一步拓展與南方國家合作關系,深化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礦產勘探、開發、加工、貿易等產業鏈方面的合作,幫助其解決開發能力弱、礦產利用率低、基礎設施不足、工業體系不完整等問題,開拓形成新的綠色礦產資源穩定來源,促進良性循環。

加強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管理和技術升級。在綠色礦產國際合作中積極倡導綠色礦山、綠色礦業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理念,強化綠色礦產國際合作項目從準入到建設再到運營等全過程環境管理,重塑能源資源供需模式。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升自身綠色礦產加工利用技術水平,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另一方面積極加強礦產資源國內國際循環回收體系建設,暢通國內外聯系,發揮綠色礦產對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保障作用。

積極引導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合作環境。在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平臺機制下,積極倡導綠色礦產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推動發布綠色礦產國際合作倡議,鼓勵各方基于自身國情能力和發展階段加強綠色礦產相關的交流合作,通過各方務實合作共同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經貿合作模式,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積極努力。

(作者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