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農村基層干部是“最后一公里”的守衛者,其作風廉潔與否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基層黨組織須以“立規矩、強監督、嚴問責”三位一體的硬核舉措規范基層干部作風建設,推動清廉作風在田間地頭扎根。
立規矩,筑牢廉潔履職“制度防線”。完備的制度是約束權力、規范行為的關鍵所在。農村基層干部直接面對群眾,其用權規范與否直接關系鄉村全面振興成色。當前,少數地方仍存在“微權力”濫用、惠農政策“跑冒滴漏”等問題,亟須以剛性制度扎緊權力籠子。為讓制度切實發揮作用,要細化負面清單,針對村集體資產處置、土地流轉等廉政風險較高的環節,全面細致地分點劃定“禁止紅線”,并設立科學合理的預警指標,讓基層干部做到心里有數,扼殺“微權力”淪為“微腐敗”的機會。要推行標準化用權,讓干部用權“按圖索驥”,將諸如補貼申領、項目招標等高頻事項拆解為“申請—評議—公示—備案”等標準化步驟,配套審批留痕系統,實現“步步留痕、環環可溯”。
強監督,織密權力運行“立體網格”。監督是制度執行的生命線。針對基層監督“上級遠、同級軟、群眾難”的困局,破局的關鍵在于創新構建“多維監督”體系,推動監督力量下沉、監督技術升級、監督效能提升,讓權力在立體式監督網絡中規范運行。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監督合力,定期開展巡察,通過提級監督、交叉監督打破監督孤島,確保監督觸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同步數字賦能“陽光村務”,嚴格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依托“三務公開”數字化平臺,讓群眾通過手機即可“一鍵查詢、全程追溯”。更需激活群眾監督力量,設立“村情民意直通車”,通過“線上掃碼舉報+線下舉報信箱”雙渠道,讓“沉默的大多數”成為監督的“主力軍”。
嚴問責,落實全流程“閉環管理”。問責是制度權威的“最后一道閘門”。對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實行全流程閉環管理,是確保規定執行到位、維護制度權威的有力舉措。要建立健全責任分解機制,將廉潔履職的各項要求細化、量化,明確到具體部門和崗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確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要加大問責力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真正發揮問責一個、警示一片的作用。最后要做好問責后的整改落實工作,督促被問責的干部和單位深刻汲取教訓,完善制度機制,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從而實現問責一個環節的閉合,推動廉潔履職全過程的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