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黨上下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作風建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年輕干部作為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更應自覺錘煉作風,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將學習教育、檢視整改、建章立制貫通起來,讓八項規定精神真正成為行動自覺。
抓早抓小“治未病”。年輕干部正處于“拔節孕穗期”,容易受到不良風氣侵蝕。一些看似平常的“一頓飯”“一張卡”,往往就是作風防線的“第一道缺口”。要建立年輕干部“一人一檔”成長紀實制度,實行動態跟蹤管理,針對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隱蔽性問題,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讓年輕干部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年輕干部要“放下架子”下基層。“四下基層”不是簡單的“下村轉轉”,它包含著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傳家寶,更蘊含著新時代破解基層難題的金鑰匙。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巧用“加減乘除”法,筑牢黨群服務“連心橋”,下好群眾路線“先手棋”,破解急難愁盼“大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動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真正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卷”作風不如“煉”作風。年輕干部應清醒認識到,鄉村全面振興不是比誰加班多、誰熬夜狠的“內耗大賽”,基層治理更不是靠特權開路、搞特殊化的“捷徑競賽”。年輕干部要主動走出“文山會海”,躬身走進“田間課堂”。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在家長里短中聽民聲,在柴米油鹽里察民情,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自己的“履職清單”。真心實意拜群眾為師,既要學“土專家”的實踐經驗,也要用“智囊團”的創新思路,在破解難題中練就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針尖大的眼,可進斗大的風,面對層出不窮的“微利之誘”,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釀成大禍。年輕干部既要牢記“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也要牢記“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堅定信心、埋頭苦干,積尺寸之功,立長遠之業。
(作者:陳婧,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