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人民論壇調研組 | 黨旗輝映能源路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以紅色引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

八閩大地,山海壯闊。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在閩的重要力量,國家能源集團福建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公司)以黨建引領驅動企業在創新發展、產業升級、社會責任履行等多維度賽道上行穩致遠,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能源保障注入了澎湃動力。

福建公司主營能源開發、電力生產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4年底,公司總裝機容量875萬千瓦,其中火電機組裝機位列福建省第一,總裝機位列福建省第二,連續五年榮獲集團年度關鍵業績和黨建責任制考核雙A級,并斬獲安全環保、科技創新等多項集團先進榮譽,2021-2024年被列為集團黨建創新工程示范黨組織。

福建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鐘國煉指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在福建公司系統已形成共識。2024年,公司能夠建成3個千萬吉焦的供熱基地,順利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圓滿完成能源保供任務,關鍵在于發揮了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建強,企業興;黨建興,企業旺。近日,人民論壇調研組深入福建開展調研,以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雙向賦能,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供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撐。

在晉江熱電生產一線,智能監控系統實時掌控能源供給命脈,調度團隊以精準指揮筑牢電力安全防線;鮮紅黨旗下,黨員先鋒隊沖鋒在設備運維最前沿,以實干擔當踐行保供使命。

國家能源集團晉江熱電(1)

國家能源集團晉江熱電公司集控室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扎根“中國品牌之都”晉江的三級單位,晉江熱電公司以“熱·心奉獻”黨建品牌為引領,深度融合城市“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基因密碼。國能晉江熱電公司黨委書記王泉介紹說,公司通過構建制度體系、創新黨建載體、深化價值創造等一系列措施,將黨建工作系統化融入企業治理全鏈條,以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內生動力,開創了黨建引領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自黨建品牌創建以來,晉江熱電為140余家民營企業集中年供熱量突破1000萬吉焦,躋身集團千萬級供熱企業前十名,幫助用戶節約生產成本超2億元,實現連續三年利潤破億與8000小時/年超長周期安全運行“雙突破”,更以連續安全生產5300余天的行業標桿成績,生動詮釋了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示范價值。

“晉江熱電以汩汩熱源為血脈,串聯起區域經濟的筋骨,通過深化國企改革,將黨建成效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兼具經濟價值與生態文明內涵的國企改革實踐樣本。”聽完介紹,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社長胡敏說。

低能耗超低排放技術、凝汽器機器人在線清洗系統……在國能神福(石獅)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獅發電”),人民論壇調研組看到了一系列創新成果。這些成果的背后是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2

國能神福(石獅)發電有限公司

“近年來,我們以‘黨建+’為抓手,構建起黨建引領、全面耦合、互融共促的新模式。”石獅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晉告訴人民論壇調研組,公司堅持擦亮“賡續·創優”的黨建品牌,聚焦主責主業,服務能源安全“國之大者”,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低碳科技領軍企業。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自投產以來,石獅公司基本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態勢,近六年發電量穩定在110+億千瓦時水平,年利用小時數超過5500小時,累計發電量714億千瓦時,發電量占泉州市用電量20%左右,連續多年獲評福建省“A級納稅企業”、環保誠信企業等稱號。

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李保民表示:“石獅公司的黨建品牌建設,不僅是對紅色精神的傳承,更是對清潔能源未來的探索。這是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成功范例。”

來到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紅色的黨建文化墻映入眼簾,黨建文化長廊上,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組組翔實的數據,生動詮釋了黨建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的強勁動能。

微信圖片_20250408102340(1)

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

泉州熱電公司黨委書記陳國寶系統闡述了“源·動力”黨建品牌的創新實踐。該體系以“源遠流長,不竭動力”為核心理念,通過實施“溯源、開源、清源”工程,著力提升企業的“驅動力、推動力、行動力”。

在黨建引領下,泉州熱電不僅在生產經營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在科技創新、安全管理等方面屢獲殊榮。截至2024年底,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6977天,連續五年發電量、供熱負荷實現歷史性躍升,1號機組以99.86%可靠性系數問鼎全國冠軍,四度斬獲集團安全生產十周年殊榮,九載蟬聯5A級優勝機組稱號,以卓越績效彰顯企業責任擔當。

圖為福建泉州公司供熱黨員先鋒隊成員現場對照圖紙進行討論(1)

福建泉州公司供熱黨員先鋒隊成員對照圖紙討論工作

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教授王東認為,泉州熱電的黨建品牌建設,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優勢。這是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證明。

前不久,隨著2號機組一次并網成功并穩定運行,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正式結束為期33天的單機保供戰役,進入雙機運行新階段。

“依托區位優勢,公司正開展以電廠為集中能源中心的電、熱、冷、氣、水等‘多能聯供’綜合能源服務研究。”福州熱電公司黨委書記郝云志介紹,福州熱電以“融·創”黨建品牌為引領,通過“融心、融力、創先、創效”四大工程,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生產經營,為此次雙機運行突破和后續發展持續注入紅色動能。

黨建強則發展強。僅2024年,福州熱電完成發電量78.99億千瓦時,營收37.40億元,利潤4.8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28.59%,創歷史新高。公司獲集團公司安全環保一級單位、綠色發展勞動競賽優勝單位等榮譽,保持中電聯電力信用AAA級最高認證,連續11年獲省級“安康杯”先進。

步入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生產指揮中心,巨型電子屏上實時躍動著一組數據:晉江243萬吉焦、泉州191萬吉焦、福州311萬吉焦……這些跳動的熱力曲線,正勾勒出福建民營經濟發展的蓬勃脈動。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火電(1)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火電

“從晉江到石獅,從泉州到福州,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以黨建為引擎,驅動各分公司高質量發展,不僅在生產經營上取得了優異成績,還在技術創新、安全管理、社會責任履行等領域展現了國有企業的擔當,為福建的經濟騰飛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許正中教授連連稱贊。

作為全國最大供熱企業,國家能源集團以1.3億千瓦供熱裝機編織溫暖網絡。福建公司借力“供熱+”戰略突圍,打造三大千萬吉焦級熱源基地,首創四項智慧供熱技改,實現發電、供熱歷史新高。通過科技賦能,年節約標煤近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6萬噸,為工業園區年均減負超億元,讓傳統火電煥發綠色生機。

“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福建公司的核心戰略遵循。”談及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實踐,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吳仁蓉說,公司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著力培養“又紅又專”的新時代人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推動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與發展,助力企業邁向卓越。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通過黨建品牌建設,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和創新優勢,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座談會上,人民論壇調研組成員胡敏社長對福建公司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建議,福建公司應進一步深化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拓展“黨建共建”實踐路徑,在深化國企改革、推進綠色轉型中開辟更廣闊發展空間,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貢獻更大力量。

“福建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通過戰略重組整合央企優勢,堅持‘紅綠融合’發展路徑,實現了黨的建設與能源轉型的雙重突破。”

“福建公司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黨的建設與能源轉型有機結合,實現了黨建引領與綠色發展協同共進,彰顯了國有企業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企業以‘兩個毫不動搖’筑牢發展根基,以‘兩個一以貫之’深化制度優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核心作用,推動了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互促。”

“這不僅是一場經濟的騰飛,更是一次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為福建乃至全國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

調研期間,專家學者們與福建公司黨建部、綜合部、人資部、紀委辦、科信部、生技部等多部門負責人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并立足自身專業視角,為公司未來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

5

“紅色引擎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課題調研座談會現場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首席研究員、調研組組長陶建群認為,國家能源集團福建公司以黨建引領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其主要特點及探索經驗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政治引領與國家戰略緊密融合;二是企業價值觀與黨性教育深度融合;三是組織建設與團隊凝聚力相互作用;四是社會責任與品牌形象提升并舉;五是制度保障與文化落地同步推進。福建公司通過這五個方面推動企業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深度融合,使紅色基因轉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寶貴經驗和典型范例。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新時代新征程,國家能源集團福建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將不忘初心,堅持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持續為福建經濟發展和能源保障貢獻力量,全力書寫新的精彩篇章。

(作者:人民論壇調研組)

編輯:王卓怡 曲統昱

[責任編輯:王卓怡 曲統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