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推動基層減負走深走實,就是要把握好“減”與“不減”的平衡,真正“減”到關鍵處、“抓”到點子上,有效讓減負工作落地基層,讓基層干部“松綁加速”,在廣闊天地大展拳腳、大有作為。
減負不是減效,要把形式減下去,把實干提上來。事業發展是干出來的,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透過現實問題深挖思想根子上的“病灶”,糾正錯誤觀念,把轟轟烈烈的“真形式”“假本事”減下去,把崇尚實干、腳踏實地的作風提上來。要把心思花在解決政策制度“中梗阻”等問題上,哪里出現問題就“迎上去”解決,哪里發現矛盾就“沉下去”化解,打通落實執行的“最后一公里”。
減負不是減責,要把重負減下去,把責任提上來。與老百姓打交道,“上級任務”多了,自然會擠占基層干部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時間和精力,從而損失贏得老百姓認可的機會成本。為基層減負,就是要減掉檢查考核的“重壓”、問責追責的“重慮”、任務加碼的“重荷”等負擔,真正把基層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等負擔中解放出來。減負不是減責,要劃出“邊界線”,明確“責任田”,厘清各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職責分工,讓應盡之責和應減之負明晰起來。同時要注重部門聯動,明確部門責任,充分激發基層干事創業的活力,讓基層干部敢干、實干。
減負不是一時,要把壓力減下去,把動力提上來。基層減負不是“一時”的事,而是“一直”的事,不能搞一陣風、走過場。一方面要在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上靶向施策,給基層干部提供合理容錯的空間和試錯的底氣,推動基層干部由過度焦慮“穩不穩”向重視干得“好不好”轉變。另一方面要注重增添動力,把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落到實處,持續優化考核評價體系,科學合理設置指標,將考核結果作為基層干部職級晉升、提拔任用、褒獎評優的重要依據,及時兌現激勵獎勵,營造敢為善為的濃厚干事創業氛圍。(嚴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