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地方要聞 > 正文

信息助農 帶動臨縣經濟“狂飆”

近年來,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積極探索信息助農新模式,為農業農村插上信息化“翅膀”,強化電商賦能縣域經濟,加快培育電商強縣競爭新優勢,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有效融合,將原“臨縣電商扶貧創業園”全面升級為“臨縣數字經濟創業園”。

鄉村e鎮勤幫扶

2022年10月,山西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鄉村振興局選定臨縣鄉村e鎮為山西省重點培育對象。將電商創業園建到新城移民小區,不僅為城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2000多名貧困勞動力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而且幫助群眾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園區整合全縣20余家物流快遞企業,負責縣城與各鄉村物流快遞的雙向收發和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四條物流線貫穿全縣,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完善了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業務覆蓋全縣600個行政村。

11月16日,臨縣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臨縣數字經濟創業園揭牌儀式暨臨縣網紅直播大賽、臨縣消費幫扶平臺啟動儀式在臨縣數字經濟創業園舉行。

今年,新建的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配套有大數據展示中心、農產品展示體驗中心、培訓孵化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培訓(孵化)基地等功能區域。數字經濟創業園建設有辦公區、生活配套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區域,總建設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已建設成為集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基地、農產品電商創業孵化基地、網上人力資源市場、互聯網微型工廠創業就業基地、直播電商孵化基地為一體的新型電商五位一體化創業園。

電商助農新樣板

臨縣是紅棗之鄉。如何能讓優質的臨縣紅棗、核桃等農特農產品走出去,帶動群眾增收?2016年以來,臨縣國洋農特亨電商園區通過多方考察與實地調研,結合臨縣電商發展基礎,建成了臨縣首個電商網購平臺——陽府井APP,從2017年1月15日上線運營以來,主推臨縣紅棗、棗芽茶、小米、核桃、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以實際行動積極助力臨縣“農產品上行”。

園區研發出了陽府井棗芽茶、棗飲、棗醋酸辣粉等60余款產品,以“流轉+務工+訂單農業”模式流轉經濟林。秉持發展“生態+循環經濟”的理念,在城莊鎮小馬坊村建立了1.5萬種蝎培育基地,利用土埂、地棱進行科學養殖,多措并舉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國洋農特亨電商園區以產業、就業、電商扶貧等形式助力臨縣脫貧攻堅,先后帶動23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累計支出各項扶貧資金近1800萬元,為助力脫貧攻堅與農戶增收趟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農播電商示范村

臨縣前青塘村生產的青塘粽子在2022年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01.82萬元,青塘粽子也成為臨縣標志性名優特產。因此,臨縣鄉村e鎮選定青塘村為發力點,推動建設“臨縣鄉村e 農播電商示范村”模式。

今年7月,臨縣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組建了專門的農播電商培育團隊,還建設了專業直播間,全力打造農播電商示范村,培育農播電商示范戶和農播電商帶頭人,升級傳統商貿模式,為青塘村村民開通直播賬戶,大力推動“生產+直播+銷售”的產銷模式變革,通過農播電商示范村建設培育更多的農播電商帶頭人。

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播電商發展,目前臨縣鄉村e鎮在公共服務中心建設7個農播直播間,還計劃在前青塘村建設多個共享農播直播間,向農播電商帶頭人和示范戶免費開放,最終實現從“求人賣貨”傳統電商模式向“我要賣貨”農播電商模式的根本轉變。

數字建設看基層

針對鄉村基層治理薄弱環節,臨縣雷家磧鄉積極探索“一網通管”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數字化管理開展遠程宣傳、外出黨員管理、群眾網上辦事等工作,解決干部“入村難”“宣傳難”“辦公難”“干群互動難”以及群眾“辦事難”等問題,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依托“數字鄉村”平臺,雷家磧鄉帶動農戶發展直播產業,有效解決農特產品銷售難題,為群眾增加收入。截至目前,雷家磧鄉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銷等渠道銷售紅棗、核桃、小米、蜂蜜、腎型大豆等農特產品,銷售額已達630余萬元。

與此同時,雷家磧鄉持續提升光纖網絡、無線網絡、有線電視網絡覆蓋水平,實現全鄉人口聚居自然村光纖和4G網絡覆蓋,全鄉行政村通光纖率100%、4G網絡覆蓋率100%,5G基站建設加快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借“數”之力,為縣域經濟發展插上“翅膀”。下一步,臨縣將持續把鄉村e鎮打造成為發展電商企業和推廣宣傳特色產品的重要窗口,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貢獻,持續以信息化、數字化覆蓋助力臨縣經濟騰飛。(譚軒文)

[責任編輯: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