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基層治理 > 正文

五寨:五大振興齊發力 富美鄉村款款來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以來,五寨縣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標總目標,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揚優勢,著力抓好“五個振興”,攥指成拳,同向發力,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基層建設,黨建引領振興。一是加強組織保障。成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設置“一辦十二組”,為87個脫貧村、1個軟弱渙散非貧困村、4個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選派駐村工作隊員287名。二是增強組織引領。堅持“黨建+產業”發展模式,通過“黨組織+合作社+農戶+企業”“黨組織+企業+基地+農戶”等形式,推動雜糧食品、中藥材、飲品(藥茶)等五大產業集群發展。三是堅持“雙五級”治理體系。把黨的工作觸角和居民管理力量延伸到樓棟、單元,打造“五公里就業產業圈”,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住得起。四是強化示范帶動。持續實施“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全面提升基層組織能力,申報示范鄉鎮1個、達標鄉鎮3個,實現創建全覆蓋。

抓強智力匯聚,人才推動振興。一是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出臺待遇保障、創業扶持、職稱評聘等方面服務人才新政21條,大力鼓勵支持全縣130余名農林水利類、產業創新類、科技研發類等優秀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創新創業、建功立業。二是實施鄉土人才回歸工程。依托校友會、同鄉會等民間力量,同步配套土地使用、資金幫扶、創業指導、全程服務等政策措施,招攬100多名“懂農業、愛農村”人才實現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三是聚焦產業振興。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柔性引進育種施肥、土壤測量配方、新產業新業態等方面新型緊缺人才18名。四是扎實推進省校合作。與省內外3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打造中藥材技術成果轉化基地、中醫藥專家工作站等,為高校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搭建新平臺,為農業產業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堅持“特”“優”引領,產業帶動振興。一是加強農業發展要素保障,打造特色優勢。推進有機旱作農業發展,打造雜糧食品、肉制品、中藥產品等精深加工五大產業集群,擦亮“糧裕五寨”區域公用品牌,穩步推進小雜糧、甜糯玉米等五大優勢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全縣“三品一標”認證73個,產地認證面積38萬畝,認證“五寨紅蕓豆”“五寨馬鈴薯”“五寨黃芪”地理標志3個。二是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構建發展“新雁陣”。持續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圍繞土地、資金、勞動、技術、產品,引導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主體融合發展。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67個,家庭農場501家,從事農業生產托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11個,土地流轉面積13萬畝,同比增長26%。

厚植文化底蘊,文化促進振興。一是持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培植農村文藝社團10余家,秧歌、廣場舞等鄉村文藝隊伍100余支,農村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隊10余支,對10個鄉(鎮)公共文化設施進行完善提升。二是進一步豐富優質公共文化供給,實現“五個一批”行政村全覆蓋。郭家河靖邊樓、邊塞敵樓等一批鄉村人文景區不斷發展壯大,鄉村農文旅進一步貫通。

推進綠色發展,生態賦能振興。一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健全農村人居環境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開展“六亂”整治,集中創建3個示范鄉、20個示范村、600戶示范戶,改造農廁600座,實施“美麗鄉村”建設4個,常態化保障資金投入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二是實施林業生態工程,不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推動生態建設產業化發展。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5萬畝,四旁植樹61萬株,栽植檸條0.25萬畝,發展林下經濟0.4萬畝,完成特色經濟林提質增效面積5000畝,構建“東西兩梁、南北兩山”四條百里綠色長廊,形成了閉合的環縣生態圈和以通道、園林村、交通沿線、景點綠化為主的內層生態圈。 

“五個振興”齊手抓,鄉村振興動力足。在全面答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張“答卷”上,五寨“筆下生花,行穩致遠”。(五寨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張莉]